• 主页 > 知识问答
  • 2012与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大纲对比:不变的重点与考察方向

    2012年全国考试常识判断大纲解读

    次序

    大纲

    时政和常识_时政基本常识怎么写_常识性时政题目

    2012 年

    常识判断主要测试考生应该知道和应该知道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进行分析和判断的基本能力,侧重于对国情和社会条件的理解、综合管理的基本素质等,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地理、环境、自然、科学技术、 等。

    2011 年

    常识判断主要测试考生应该知道和应该知道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进行分析和判断的基本能力,侧重于对国情和社会条件的理解、综合管理的基本素质等,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地理、环境、自然、科学技术、 等。

    教学大纲解读:与两年的教学大纲相比,常识判断部分没有变化,常识判断仍然贯彻了基础知识和利用这些知识进行分析和判断的基本能力。

    时政和常识_时政基本常识怎么写_常识性时政题目

    由于考试大纲没有改变,2011 年全国公务员考试的真题成为 2012 年全国公务员考试的重要参考。

    根据对 2011 年常识判断的过往问题分析,常识判断部分具有以下两大特点:第一,覆盖范围继续保持广角,这一特点比 2010 年更加突出;二是题目分布均匀,但考试重点明显。

    1. 这

    检查范围继续保持广角

    2011 年,常识判断继续保持了广泛调查的特点,涵盖政治学(问题 1、3、5、17)、经济建设(问题 12、13、15,问题)、文学与艺术(问题 20、22、23)、法律(问题 6、7、8)、历史(问题 9、10、19)、科学与技术(问题 11)、军事(问题 14)、 地理(问题 4、8、21)、生活知识(问题 24、25)、时事(问题 2、3、16)。与2010年国考相比,覆盖范围有所扩大,如增加了军问、日常知识题等。

    2. 主题分布均匀,重点突出

    虽然全国公务员考试的常识判断部分主要以考试范围广为主要特征,但它仍然关注两大问题:一是时事政治的热点,二是国情国策。

    首先,突出了与当前政治热点相关的关键点。时下政治热点问题共 9 道,贯穿常识判断课的开头和结尾。其中,第一个问题涉及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的民生问题,第二个问题涉及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第三个问题涉及2010年7月召开的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第五个问题涉及第六次人口普查, 第七、八题涉及中国刚刚修订颁布的《选举法》和《国防动员法》,第十二、十三题探讨中国当前经济形势和汇率问题,第十六题探讨2010年6月18日设立的副省级新区——重庆两江新区。这些话题都是 2010 年 2 月至 2010 年 11 月期间发生在中国的主要时事新闻。

    二是突出了与国情和国家政策相关的重点。一共有 10 道与中国国情相关的考题,如果加上法律类的 3 道题,国情类一共有 13 道题。这类问题反映了中国长期的政治、经济、建设成就、民族关系、基本国策、法治精神和法治进程。然而,特定机构或文化内容的比例小于此类问题的比例。

    根据常识判断模块的特点,为广大考生提供了几种准备策略:

    时政基本常识怎么写_时政和常识_常识性时政题目

    首先,没有必要在法律常识上“狠狠咬牙”

    从以往的国考题目来看,虽然法律知识是常识判断的主要考试内容,但比例与他人相差不大。从今年的教学大纲来看,与去年的题目权重相比,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因此,考生不需要花大量时间翻阅教科书来阅读案例和记住法律,他们只需要研究一些更重要的法律。

    二、注重细节,一点一滴积累

    严格来说,「复查」一词并不适用于常识判断模块,因为除了可以遵循的法律知识外,常识题简直五花八门,没有办法开始复查。所以,真正适用于常识判断的准备的,应该是“积累”这个词。这种积累来自于生活的点点滴滴,从小学到初中再到大学所接收到的知识或许会派上用场,比如读了某本书、读了某条新闻、经历了某件事等等。毕竟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常识也不是一夜之间灌输到脑袋里的,需要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候选人需要纠正心态,以正常的心态面对。

    我们要养成看新闻的好习惯,关注时事。众所周知,无论是国考还是省考,都涉及到很多时事话题,为了补充这部分知识,最好的办法就是关注新闻,从现在开始坚持每天看新闻,认真听新闻讲话,坚持一周后, 你会增加很多时事知识。

    三、从过去的试卷中寻找方向

    常识判断:如果你想做题,你可以做一些过去的过题。虽然常识判断命题的规律性不如其他模块,但在过去的问题中还是有可以找到的线索。历题中考查的知识点,尤其是经过反复考查的知识点,都表明重要性较高,可能会重复。试题的范围和形式也可以从真题中找到一些线索。特别要强调的是,对错误的问题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努力查漏补缺。常识题的原题不太可能重复,但同类型题的测试方法会比较相似,比如作品与作者的对应关系,特殊时代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结合前面问题的规则,可以在积累的过程中做出权衡,达成一个目标。

    总之,常识判断部分需要放到平常的时间里,所以考生需要注意平时里的积累。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yhsjz.com/html/tiyuwenda/9542.html

    加载中~

    相关推荐

    加载中~